欢迎访问课件基地!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范文

春节于我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春节是团圆,是牵挂,是久别重逢,是万家团聚,亦象征着一年新的开始,承载着太多的美好希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篇1】

【回家,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千年前,王安石的一首《元日》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新年元日热闹欢快、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时光荏苒,一千年后,春节——这个被称为全球最大盛典的节日则是所有华夏儿女心中最期盼的日子,而回家过年便是春节最温暖的写照。

“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当年节的脚步一步步临近,过年的气氛一天天浓厚,回家过年成为了在外打拼漂泊的游子最自然也最奢侈的念想,而这个念想也让中国人衍生出了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春运。无论人潮多拥挤、路途多艰辛、旅途多劳累,为了回到温暖的“家”,路上辛苦点又算得了什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异乡人,不论你是求学、是创业、是打工,不论这一年你是成功还是失落,一年到头最期盼、最温暖、最渴求的就是回到家、见到亲人、吃到家乡菜。

小时候还不那么清楚的了解过年到底是什么,只是单纯的期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过年有新衣服、新鞋子,甚至连犯错都不会得到过多苛责。记得那个时候一到过年,爸爸总是背着大包小包,扶着晕车的妈妈,抱着同样晕晕乎乎的我去爷爷奶奶家。在村门口一下车,远远地就能看到攥着一把糖、满是笑脸的爷爷,还有在100多米外的家门口等着、望着、守着的小小身影的奶奶,每当这个时候,旅途的劳累、身体的不适、行李的沉重仿佛一下子都消散了。慢慢地,我长大了,去了外地求学、结交了新朋友、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下了可爱的宝宝,回老家的次数慢慢变得少了,但是不论我走得多远,只要过年回去,爷爷依然会攥着一把糖在村口迎接我,奶奶也依然会“傻傻”地在家门口守候,一如小时候一样,那个时候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为什么“过年”要“回家”。

“最难是别离,难奈别离多。”中国人对于“家”总是比其他国家有更多的眷恋和感怀,它根植于华夏儿女骨子里的基因,那是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是杜甫的“月是故乡圆”,是张九龄的“切切故乡情”,是五千年的文明让“家”有了特殊归属感。而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快速飞驰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的通讯设施似乎让家的距离缩短了,但是又好像离得更远了。想想你有多久没有吃到妈妈的菜了、有多久没有陪爸爸下过棋了、有多久没有见过发小了、有多久没有和爷爷奶奶唠唠嗑了。长大之后,你总说忙,忙工作、忙社交、忙赚钱,忙到最后连过年都不能回家,但是你有发现妈妈的白发好像比之前更多了吗?你有发现爸爸的后背好像比之前更佝偻了吗?你有发现爷爷奶奶的饭量比之前更少了吗?你要知道,生活没有尽头,我们忙的速度是永远赶不上时光的脚步的,忙虽然无可厚非,但是过年回家比忙更重要。

每一次远行都因想念而启程,每一张车票都因想念而生成,每一趟列车都因想念而存在,春节将至,让我们整理行囊、收拾行装,一起回家,过年!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篇2】

【过年回家,回家过年】

过年,需要在老家才有味道。

被烟子熏了一年的漆黑的墙面上,贴年画,“年年有鱼”画中抱着红鲤鱼的大胖娃娃,“榴生百子”画里鲜艳欲滴的榴籽,“松鹤延年”画面那孤傲冷峻的仙鹤和虬蟠如盖的古松,看一年都喜欢。

被日晒风侵了一年的发黄的门面上,贴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门联,怀抱双锏的秦叔宝和金鞭的尉迟恭画像的门神,看一年都不厌。

即便是孩子们放鞭炮,也不觉着心烦,忽远忽近的炮竹声反而平添醇厚浓烈的年味气息。

如期而至的年,像花儿一样,绽放在所有人的心里,不论孩子、游子,还是孤儿,如恋巢的候鸟,都会在年前向着家的方向纷纷归来。

过年了,家中老人健在的,都是幸福着的;家里孩童多的,也都是喜庆和热闹着的。

除夕夜,像一棵茁壮茂盛的大树,树的根部,就如长幼同堂团聚的家。大树下,全家老小团团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边,吃着全家老小一年来的家长里短,吃着团圆年的美满与自在,吃着久别重逢的幸福,也吃着来年生活的无限憧憬。

除夕夜守岁,守着老家流缓的云,低语的风;守着朴素、善良的人情世故,也守着古老风俗和祖辈留下的融于血脉的文化。

老家,于我而言,过年时节如候鸟般回去,只是忙碌了一年短暂栖息的安慰。掐着指头算,我也有好多年没能回老家过年了。

老家,亦如一盆兰草,散发着淡雅香,萦绕在心头,弥在梦里。自己越是小心翼翼地呵护,越是害怕触摸;越是想捧在手心里,就越担心捧在手心就化了。

时间如山间溪水,吹着口哨,欢快地流着,淌着,自己没日没月地瞎忙活,也不知在忙些什么。有时也想歇一下脚,也想洒脱一点,悠悠闲闲地混些日子,然琐碎的事情像烟灰缸里的烟蒂,也像桌上的蒙尘一样,越积越多。

打离农村老家进城二十多年,岁月业已把时光的幕布轻轻掀开,自己年少时那如梦的双眸便逝去了天真,蓄满了深沉;岁月那把年华的刻刀缓缓的,不动声色的割着,划着,自己原本光洁的额头便抹去了稚嫩,倾注了成熟。

我对于荏苒的光阴常起一种流连眷念的感觉,结果常令我自觉地和故意地一心想念着老家年味的那特殊甜美的时光,自己的人生便有了重重叠叠的记录和回忆,时至今日,那些甜美的时光还是活现脑中,依稀如旧。

梦里梦外,满是父母磨豆腐时的那碗清甜可口的豆花,满是父母煮甜白酒时的那团清香松软的糯米饭,满是父母炒蚕豆时的那碟酥脆破肚的蚕豆,满是街坊邻居家杀猪时的那钵浓香满溢的猪杂。

如今,自己每天都被时间的车轮推着,如山中老翁,混着“山中无甲子”的时日,直至耳畔忽然响起调皮孩童燃放的第一声爆竹,方意识到,年的脚步声近了。

阵阵炮竹声响,让寒了一冬的自己听到了大地的心跳。孩童们脸上漾溢着纯真的笑容,那一双双水灵无邪的眼神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古风,让年的味儿穿越了时空,穿透了风雨。

过去缺钱,日子再不快活,过年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如今,即便是有钱,多少钱都不够花,但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成了自己最为奢侈的一件事情。

有人说过,父母在,过年回家,自己是孩子;父母在,过年不回家,自己是游子。失去父母,即便是过年回家,在哪,自己都是孤儿。

过年回到父母的身边,家完整了,人踏实了,心也安定了。父母就如旺了一季寒冬的那盆火,过年回家,就是为烤火来了。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篇3】

【最恋那碗莲藕排骨汤】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就地过年”成了新时尚,虽然就地过年既安全又可以节约一笔钱,但是,我内心深处还是很想家,想亲人,想母亲做的美食,特别是那碗只有过年回家才吃得上的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莲藕排骨汤,是思乡时最深的慰藉。

记忆里,我们每年回家,最开心的莫过于母亲,天还没亮,她就迫不及待地起床生煤炉子、洗陶吊子,然后赶到菜市场,挑选几根她认为最好的排骨和最新鲜的莲藕,放进陶吊子里,在炉火上精心煨制。

中途不用揭锅看,母亲自有她的煨汤心得,待莲藕排骨汤特有的浓香弥漫小巷、路过的人们情不自禁深吸口气说“好香啊”的时候,母亲才信心十足地揭开盖子。俗话说,“吃肉不如喝汤,喝汤不如闻香”。此时,莲藕的清香混合着熟透的肉香直达肺腑,眼里心里都是幸福的温暖。

开吃前,母亲总要拿起筷子完成一套颇有仪式感的品尝过程,将筷子在她认为最干净的胳肢窝里擦擦,然后小心翼翼夹起一块莲藕细细品尝,“嗯,蛮粉!咸淡正好!”汤浓香、藕粉糯、肉烂熟,说明这吊汤食材上乘、火候到位,母亲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湖北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那样零下十几度或几十度,但照样寒冷,因为我们很少有安装暖气的,北方人回家脱衣服,湖北人回家则裹得像熊猫一样傍着火炉边搓手边瑟瑟发抖,而炉上那锅咕咕冒着热气的莲藕排骨汤,是母亲为孩子驱赶寒冷的不二法宝,也是邻里关系亲如一家的秘诀。

小时候,因为爷爷奶奶过世得早,我们姐弟仨多亏了隔壁的奶奶帮着照看。家里每次煨汤,母亲情愿不吃,都要添上一碗堆得冒尖的汤送给隔壁的奶奶吃。母亲说,老人的口是金口,越吃越有。

长大后,我也曾学着煨莲藕排骨汤,但总觉得没母亲煨的汤香甜,母亲传授过煨莲藕排骨汤的经验,除了用陶吊在炉火上文火慢熬,选材也十分重要,排骨不一定要正排,猪脊骨、边排都是可以的,但莲藕一定要选九孔的,母亲说,只有湖北才能种出九孔的莲藕,也只有九孔的莲藕才能煨出最浓最香的莲藕排骨汤。

买排骨的时候,我们都不喜欢排骨下边那一点“肥泡子肉”,但母亲说,那才是一坨正宗的好肉,里面包裹着脆骨,煨熟后脆骨嚼得嘎嘣响,软烂的肥肉吸满了汤汁,吃上一块,味蕾极尽享受。

湖北冬天的街头,也有卖莲藕排骨汤的,一般是做小炒或早点的生意搭着卖,老板很大方,五块钱一大碗,洒上一点胡椒和几粒葱花,一碗吃下去,额头汗津津,周身透满温暖。

异乡冬天街头的驱寒美食也有很多,涮羊肉、蒸米糕、烤红薯……但我最恋的,还是母亲那碗莲藕排骨汤。

大寒节一过,母亲便早早地将湖北的九孔莲藕寄了过来,收到快递时,莲藕上还留着一层褐色的泥巴,母亲说,这样的莲藕保鲜,可以存放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坏。

待到大年三十,上菜市场买回新鲜的排骨,照着记忆中母亲传授的方法,精心煨上一锅香气浓郁的莲藕排骨汤,然后邀请同事一起品尝,大家吃的吃,录的录视频,我也要打开手机视频,边吃,边笑着与母亲交流煨汤心得。

这个春节,一定也过得十分有意义呢!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篇4】

【回家是最好的“年货”】

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代表着阖家团聚、热闹喜庆、辞旧迎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置办年货则是春节的重要载体,是年前大街小巷最热闹的事,吃的、穿的、用的,平时舍不得买的,都能在年货里找到。老一辈的人常说,年货置办齐了,年才过得有滋味。

“回家过年”“年货”成为了近段时间的热门话题。回家过年是一种情感的回归,更是一种不变的情结,无论走得再远,过年总能把远在他乡的游子呼唤回家,无论路途再遥远、再坎坷,都挡不住回家的步伐。置办什么样的年货不在那么重要,因为在父母、爱人、孩子、朋友眼里,回家过年就是最好的“年货”。

你在外辛苦了一年,他们在家盼了一年,终于盼来了春节,盼来了你回家的日子。这两天,人民日报客户端推送了一则题为“不打招呼,爸妈看到你突然回家……看着看着就哭了”的消息,真的是看哭很多人。众多网友没有事先告知亲人回家的消息,当突然出现在家的时候,亲人表现各异,有的表情从惊讶到惊喜,有的丢下手中的锅铲来一个大大拥抱,有的兴奋到跳起尖叫、拍手、转圈,有的是失望变成希望的喜悦……此时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比是孩子得到了最喜欢的年货一样高兴、开心。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一点,笔者在基层工作时感触最为深刻,每年春节前的半个月左右开始,往日冷冷清清的集镇一下热闹起来,摆摊售卖的比以往两倍还多,商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赶集的人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老人孩子、青年壮年都多了起来,道路上各种悬挂外省市车牌的轿车川流不息,汽车客运站随处可见带着大包小包行李归家的打工者,村里人气一下子聚了起来,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喧喧嚷嚷,好像他们从未离开过一样,显得那么和谐自然。过去的一年不管挣到多少钱,工作上取得多大成就,又或是遇见怎样打击和挫折,回家过年是永恒不变化的目标,亲人朋友都期盼着这一天。

回家过年是为了见到许久未见的亲人,是为了见到儿时玩耍的伙伴,是对家的眷恋,是对故乡的思念,是一种难舍难分、如胶似漆的感情,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人心中。

回家过年,动手给家人做一桌团圆饭。年夜饭是春节的重要环节,以往的年夜饭大多是父母大包大揽,回家过年的游子好比是“客人”一般坐享其成。试着亲自动手帮着做一桌团圆饭,哪怕只是帮着淘米摘菜,打打下手,这桌团圆宴一定比以往的都美味、都可口、都喜人,因为它饱含着一家人一年以来酸甜苦辣咸,体现着家真正的味道。

回家过年,扫墓祭奠先祖以慰逝者。回家过年除了陪伴在世的亲人,还应该祭奠已逝的先人。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现在过上的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前人打下的坚实基础。摆一桌祭奠的饭、上一盏坟前的灯、焚一把敬畏的香、作一个虔诚的揖、说一句心里的话,告诉他们现在的好日子越来越来美,国家越来越富强,民族越来越振兴,这盛世如他们所愿。

回家过年,陪父母看一场春晚。以前资源匮乏的年代,能看上电视都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对电视不再那么依赖,甚至每年的春晚都不再认真观看,但父母还保留着以往的习惯。吃完年夜饭,守在电视机面前,陪父母一起看春晚,多一份陪伴的时光、多一个共同的话题,一起感受国家的日益强大、生活的日新月异。

回家过年的路途可能是遥远的、曲折的、颠簸的,但回家的心情是喜悦的、兴奋的、高兴的。__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约30亿人次,这是世界最大的人口迁移,无论家再远,回家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守和传承,是中国年特有的标志,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

此时,回家过年的人正在路上前行,家里的人正在翘首期盼。愿这样的“年货”早日抵达,一路平安!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篇5】

【从桑植“喊话”中感悟“民生之重”】

“外地回乡的乡亲们,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欢迎你们回来。”近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高武公开喊话在外打工游子回家过年的一段视频走红网络。因和某些县发倡议“非必要不返乡”形成强烈反差,桑植县获点赞无数。

新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桑植“喊话”中读懂沉甸甸的“民生重量”,坚持不懈回应民生期盼、担当民生重任、满足民生需求,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听民声、察民情,在“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情怀中回应“民生期盼”。疫情三年期间的春节,不少人都是在“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下度过的。但对于中国人来说,亲情、团圆是人生最重要的意义,在外打拼的人,需要团圆来洗去一年的疲惫,在家守候的人,需要团圆来满足一年的期盼。“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每一个游子最纯朴的家乡情怀,是最抛舍不掉的乡愁。在特定时期,要求民众作一些牺牲和让步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忘了,防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至上”,这就要求既要尽力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要尽力满足群众对好日子的期待和追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每一件“枝叶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让“民生答卷”更具民生温度。

暖民心、聚民意,在“敢作敢为、善作善成”的担当中扛起“民生重任”。新冠疫情仍然存续的当下,一些地方“非必要不返乡”的态度成为“广而告之”的“拒客令”。这背后或许有医疗资源短缺应对疫情的无奈,或许有分身乏术的无力,但也暴露出一些地方推卸责任的“一刀切”做法。桑植县县长喊话桑植老乡们“回家过年”,不只是一句客套话,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当,担当的背后需要的是桑植县准备更多的资源,完善更细的方案,也需要各个岗位的防疫人员付出加倍的努力。为了千家万户的团圆敢于承受压力的这份担当,值得我们感动和学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历史伟业,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追求,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气概,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以不怕牺牲、不吝奉献、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笃定前行。

解民忧,纾民困,在“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的本领中满足“民生需求”。桑植县的“欢迎回家”,贵在不是一句空话,既有家乡疫情可控、总体安全的前提,也有因地制宜的防疫政策,更有工作人员严阵以待,医疗资源科学布控的有力保障。全面的防疫工作也让在外的游子看到了家乡不仅有欢迎他们的热情,更有迎接他们的能力。“本领若是,事事发出皆是;本领若不是,事事皆不是也。”如果没有能力、缺少本领,仅凭为民服务的一腔热情也是做不成事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住“终身学习”这把“金钥匙”,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提高“会干事”“干成事”的能力,增强“涉深水”“闯险滩”的本领。立足自身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专业能力训练、专业精神培养,在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时候豁得出、顶得上、靠得住。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篇6】

【坎坷探亲路,只为短暂聚首】

春节,在中国人心中具有特殊分量,而对于一名守卫边疆的军人来讲更是如此。

1993年是我入伍的第三年,也是我第一次过年回家探亲。为了给亲朋好友带些驻地的土特产,我提前一个月忙着采购物资,当时部队管理严格,除了周末请假外出采购外,很多时候还需请其他战友帮忙采购。这样断断续续采购了多次,土特产终于装满了两个野战背囊。

火车票也是一票难求,需提前一个月订购。出发当天,由于担心现金被偷,我就把钱放于袜子里和内衣口袋等数个隐秘之处,路上怕行李丢失,我少吃饭、少喝水。无论是中途购票转车,还是上洗手间,行李一直都在我的视线里。

经过二十六个小时的奔波,我终于到达了我的家乡——河南许昌。回家后,亲朋好友收到我带回的土特产,别提有多高兴,很多土特产还是他们生平第一次见到。在家的日子总是幸福和短暂的,假期很快要结束了,我又开始忙着采购家乡土特产,准备归队赠送给战友们。

每次回家和归队,内心总是矛盾重重。一是不知道这次离家后,多久才能再回来;二是因为每次探亲路途遥远,让我饱尝奔波劳累之苦。类似的探亲之旅一直持续到2000年,才慢慢得以改善。

回想二十年前,春节想要寄些特产给父母,需要提前一个月或者二十多天开始采购物资,当时快递也不像现在这样便捷,邮寄到家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后来当地邮局拓展了代购代邮业务,有时索性不再去超市选购物品,直接让邮局代购代寄。

再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道路交通建设的大力完善,从成都到河南许昌老家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仅需八个小时,没有以前那种在火车上紧盯行李不敢睡觉的情景了。各地的物资也丰富起来了,快递也四通八达了,父母索性不让我再邮寄东西回家。现在回家探亲的路越来越畅通,速度也越来越快,昔日偏远的乡村早已焕然一新,乡亲们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回想往事,当初那么坎坷的回家之旅,图的是什么呢?我想,图的是与家人团聚,吃一碗妈妈煮的饺子,和爸爸下一盘棋。

2023春节终于见到你回家团圆作文【篇7】

中国这个大家庭,从古至今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的节日,以成为风俗。

春节我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最高,它代表着新一年的开始,都说新年新气象,而且形容新年的好词也举不胜数,它更是新目标实现的开始。

__年的春节很快就要到了,大家也都在着手准备着,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