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件基地!

最新高一历史说课稿范文五篇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对于老师来说,要怎样才能设计好一篇说课稿是很重要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高一历史说课稿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历史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五四"运动》是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也就是中国近代史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本节课在中国近代的地位十分重要。这一节学好了,将为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因为本节课抽象名词概念较多,与历史课所具有的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有所差别。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

2、教学目标

(1)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

这主要是依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情况确定的。因为"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所以理解新文化运动对于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运动。无论是从其历史地位,还是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上来看,都需要学生掌握。这是由于"五四"运动在历的重要性决定了的,而"五四"运动的重要性在历史意义中得到了最精要的诠释。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德育教育的题材,而"五四"运动正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品质的典型教材。如果在历史教学中不利用好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那么,历史教学将变得毫无意义。

3、教材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因为"五四"运动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过程上,而主要体现在它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上。所以,"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在教材中显得十分重要,因而定其为重点。

难点是"五四"运动为什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这一个问题具有抽象性,理论性较强,它既同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历史知识结构相联系,又同新民主义革命的知识相关联;还由于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的其抽象思维能力不够成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因而定其为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我所授课班级成绩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历史有兴趣,课堂上动手动脑积极,但由于本节课涉及一些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的历史概念,估计他们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准备采用以下千种教学方法:

1、归纳法:因为本节课需要理解的抽象名词概念较多,而采用归纳法符合心理学上知识的接受是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

2、情景教学法:其理论依据和操作过程在讲述"五四"运动过程时有具体阐述。

3、对比法:对于一些抽象的名词概念,采用对比法,既适合学生思维所保留的知觉和具体的特性,又能满足他们脱离儿童期后其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的要求。通过对比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同时要注意启发对比。

4、讨论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及我校实际情况,配合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使的教具有:

1、"五四"运动历史教学地图

2、小黑板

3、摸拟"五四"使运动中使用的宣传旗和宣传单

三、说教学过程

知识的学习过程是这样一个过程:1展示新知识(以旧知识作为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的切入点,易于新知识的接受)2理解新知识(以旧知识作为基础,将新知识纳入旧知识体系中,从而组合成更新的知识体系)3保持(新知识体系的形成,还需要进一步的简化、修正、排列、组合,以便更好地储存在大脑中)4运用(即利用新的知识去获得更新知识的过程,表现为解决问题,创造发明等。)

结合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四步教学程序:

第一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这一步只需2分钟。

"同学们从1840鸦_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在屈辱面前,中国人民没有低头,反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抵抗,请同学们列举出来"(在学生们列举出后,教师总结),指出"这一系列抗争都失败了,但到了本世纪初,中国人民最后选择了共产党,最终把中国人民的抗争引向了胜利,而这一切都开始于‘五四’运动。"这样,在学生学过的抗争史这一系列旧知识找到了切入本节新知识的切入点,而且形成了对比效果,有利于新知识的接受。

第二步:展示并让学生理解新知识,这一步需要25分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我引导学生去回顾袁世凯复辟和北洋军阀复古的史实,运用归纳法说明一切反动势力都是利用思想_来达到其统治目的的。指出,要_反动势力,就要向封建传统思想展开猛烈进攻,由此展开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比较前后两个时期的差异。得出: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于"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书上没有集中分析,在学生找出"五四"导火线后,我巧妙设问:"中国自鸦_战争以来遭受那么多侵略,为什么这一次反响那么大?"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去总结"五四"爆发的大背景,有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能力。

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时,我采取了情景教学法。选一名学生扮演领袖,四名扮演参加"五四"游打的学生,领袖期发传单、旗帜,并领导群众大呼"五四"爱国口号。_完毕后,又扮演罢工领袖,率领工人罢工,体现"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通过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创设一定的历史环境,再现了"五四"运动的一个场景,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历史。由于在扮演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积极参与,必定会在头脑中留下很深印象,而且使他们愿意上历史课,乐于上历史课,克服厌学情绪。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较强的理论性。在分析其"反帝反封建"性质时,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联系"外争国权,内惩_"等"五四"运动中的口号来分析,学生就比较好理解。然后让学生对比"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而不同点就是"五四"运动的"新","新"在广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重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指出,"五四"运动为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为下一节课的进行埋下的伏笔。

第三步,巩固练习阶段,大概需要10分钟。

首先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则是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后爆发的,前期在北京,以5月4日_为主,到了6月3日以后中心转移到了上海,主要以工人运动为主。"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两年后,中国诞生了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此小结使学生把两个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弄清楚了,并再次强调了重难点。

然后是基础知识题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加强新知识体系的构建,为随时提取所学知识作好运用上的准备。

第四步:运用阶段,需要8分钟。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历史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本节课正是一个好时机。在本节课最后时间里,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今天我们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精神?学生们的讨论必然要涉及到他们现实生活和理想,老师再加以正确引导。这就使"五四"爱国品质迁移到学生的精神领域中去,引导他们的人生。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世界观。

四、说板书

"五四"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分析大背景

2、过程①5.4——学生为主力——北京

②6.3后——工人为主力——上海

3、历史意义(重点):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难点)

依据:①采用了板书实用性的原则。

②揭示了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高一历史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和团运动》,它选自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册第二章第八节,是该节的第一节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从内容上,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本节课内容是农民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式农_动的终结。它上承本章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它的失败又开启了下章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它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_、失败的全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培养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图片、史料,培养"论出史出"的能力;通过合作探讨方案,初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取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的学习,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让学生再次认识"农民阶级无力救中国"的道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确定依据:"扶清灭洋"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基本主张,也是农民阶级在民族危机情况下的救国主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它贯穿本节课内容的始终。

教学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

确定依据: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清政府由"剿"到"抚"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掌握,是学生较难分析和掌握的问题。

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

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体做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材料、问题,并将材料、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谈话教学法

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现中学历史课程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上课时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比较学习法

对重要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意识,学生在比较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3)、归结法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

高一历史说课稿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宋元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变化;秦汉选官制度的内容,科举制;秦汉、隋唐、明清监察制度的内容。

如何理解三省六部制的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科举制作用的变化;正确评价古代的监察制度。

过程与方法: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认识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三省六部制的学习,借鉴其长处,做到古为今用;通过学习,了解当前我国不断深化政治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人才选拔制度的突出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

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科举制。

教学难点:监察与谏议制度。

【教学过程】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秦汉的中枢权力机构(秦——三公九卿,西汉——中朝)

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了解从秦朝开始,皇帝位于全国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时的中枢决策机构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避免了大权旁落局面的出现。从秦朝开始,中国建立了君主_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这一体系中,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这矛盾处理得好,就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乐,处理不好政局就容易出现动荡。在秦朝以后,中枢权力体系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变化。

汉承秦制,西汉时一开始继续沿用三公九卿制度,但到了汉武帝时,为了提高皇帝的,于是起用一些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作为他身边的办事人员,这些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宫内的决策班子,号称"中朝",这样就使得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机构"外朝",沦为了执行一般政务的行政机构。(展示图片)

东汉的尚书台取代了三公,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另外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还没有规定各自具体的权力和职务,因此它还不是正式的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阶段。(展示图片)

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师:到了隋朝时,三省六部制得以正式确立。

隋朝和秦朝都是结束_、建立统一的王朝,结果也同样相似,都是二世而亡。但这两个朝代在历所起做的贡献都同样不可磨灭,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都是明证。隋朝的创制是围绕着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的重建而展开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唐承隋制,到了唐时,三省六部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展示图片)

内容: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尚书省的左右仆侍都是宰相,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政事堂,在政事堂工作的人,除了这些宰相外,还有其他官员也会参加政事堂会议,如参知政事、参知机务等,他们也是宰相。

三省六部的职权及运行程序: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就军国大事,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事项替皇帝起草拟旨(这就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有认为不当者可以驳回,甚至将其封还,因此一道诏书的颁发或执行,需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在政事堂上达成协议才成;尚书省就是接受决议的执行机关,其下六部的职能大致与我国现今政治制度中的国务院类似。

(举例)假设唐朝时,黄河出现了水患,皇帝认为有必要兴修水利以绝后患,于是令中书省的官员在政事堂会议上对此进行讨论,决定出来后,通过中书令的审核裁定,送给皇帝画敕,皇帝都同意了,那就可以开始动工了吗?当然不是,还要送到门下省去复审,同意了,这时才能交由尚书省去贯彻实行;假如不同意,那就得退回重拟了。

作用:

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更重要的是,此时皇帝不能_,宰相同样不能_)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宋的"二府三司"和元的一省制

师:经过唐末五代的激烈社会变动,贵族政治彻底崩溃,到了宋朝时,新的的官僚政治体制取而代之。

在唐朝时,相权虽然受到了牵制,但仍然"事无不统",拥有行政、军事和经济权,这样一来,容易动摇或威胁皇帝的地位,因此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分割相权。(展示图片)

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增设了同书门下这个部门,其长官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这样一来,相权就被分得很散;

在军事权力上,宋太祖一手策划了"杯酒释兵权"的喜剧,用_厚禄作为交换条件,让石守信等将领交出兵权;另外,设置了枢密院,剥夺了宰相的军事权。宰相的政事堂和枢密使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财权由"三司"(度支、盐度、户部)掌握,三司号称计相,意思是主管财政的宰相。

这样我们就不难得到这样的结论:宋朝时进一步削弱相权,形成了君主_体制。政事堂管政治,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三权分离,互不相知,一切都要通过皇帝,这就意味着皇权这次在与相权的博弈中,又取得了胜利。

师:从课本的材料可以看到元世祖采纳了高鸣的建议,在中央实行一省制。(展示结构图)根据材料总结出:

原因:这跟元朝的统治疆域十分辽阔有关,统治地区一广,自然政务也就繁杂,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国土的管辖,因此缩减三省为一省,保留了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了中书省。

设问:元朝的一省制加强了皇权吗?

生:没有。通过一省制,相权得到加强,皇权和相权的这次博弈中,相权取得了胜利。

设问:在中央集权体系中,哪一体制下的宰相权力?

生:元朝

师:影响:到了中后期,相权过重,不时卷入统治内部的斗争,甚至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设问:不同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的争夺过程中,皇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师总结:四个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其实质是:皇权与相权的争夺;

总的趋势是:皇权逐步加强。

二、选官制度

西周:世卿世禄

战国:军功爵

秦、汉初:沿袭军功授爵的制度

汉武帝:举荐模式——察举、征辟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度

1.西周——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

过度:同学们听过"公务员"这个词吗?他们是国家正式的政府官员,现在想在政府担任个一官半职,都要通过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才有可能成为政府里的一员。说不定哪天我们在座的同学也有这样的经历成为我们的公仆。那么古时候的政府官员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师:现在我们就从西周开始,回顾官员是如何产生的?(演示图片)

生:就是与宗法制、分封制相应产生的"世卿世禄"制度,到了礼崩乐坏的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世卿世禄制度也逐渐被破坏了。

师:在战国的变法和混战之中,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就有一个奖励军功的措施(演示图片)。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帝国以后,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军功选任制。但是,"马上夺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很明显,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军人未必是治国的良才,在《亮剑》里边的李云龙显然就是这么一个人物。秦朝就是吃了这个亏,从军人中选官,甚至发展到强烈排斥知识分子的地步,发生了历骇人听闻的"焚书坑儒"事件。

师:西汉初也还是沿用军功授爵的方式,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更是出现了我国古代的第一个盛世,在选官制度上汉武帝采用了适应和平年代的选官制度——察举、征辟。这是一种举荐模式的选官制度。课本上有解释。大家可以画起来。

师:但是察举容易造成用人权的下移,随着时间的推移,举荐人和被举人容易结成小集团,出现"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严重冲击中央集权统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这样就更容易形成私人势力集团。(演示图片)

2.隋唐的科举制

过渡:隋朝统一以后,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士族控制地方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废除了按照门第高低选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改创科举制,()开创了通过文化水平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后为唐朝所继承和进一步完善。

(1)科举制的产生、完善和发展

师:1)隋文帝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拨官员;到了隋炀帝时,设立了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贞观年间,以明经和进士为主;开元年间,开始任用_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3)宋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为三级(乡试、省试、殿试),大大增加了录取名额,为更多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道路,既进一步扩大了宋朝的政权基础,又使得选官过冗过滥。

4)明清的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2)科举制的影响:

1.拓宽了政府选拨人才的基础,为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文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拨制度,成功笼络了读书人,有利于巩固统治,对维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2.科举制具有发掘、培养人才的作用,为官僚队伍提高了素质较高的人才;

因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监察与谏议

(一)监察:针对官僚而言。包括监督和_。

师:为了维护国家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中央政府必须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控制,监察制度就是控制各级官吏的基本制度,

1.监察制度的必要性(这是由于君主_集权的需要,君主一方面大权独揽,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百官进行控制):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防范官员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的劣行。

2.监察制度的形成过程:源于西周,初步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基本定型。

西周—在诸侯国设"监国",代表周天子监视各诸侯国,三监之乱

战国—国君的秘书御史逐渐兼有监察的职能

秦汉—三公中的御史大夫

东汉—设置御史台,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关;在地方的13分设12名刺史和一名司隶校尉(管理王畿地方)。

(二)谏议:针对皇帝而言。监督皇权是否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师:谏议制度的历史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建立和发展——汉至宋,元朝搁置到明清败坏变质了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对皇帝的做法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明清时,随着皇权高度加强,对官员的监察达到顶峰,可是对皇帝的谏议机构就已经消失了。

明朝的监察机构名目众多,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充当皇帝的耳目;都察院下设立监察御史,负责各方面官员的监察;另外还有六科给事中六科与六部相对应,对应吏部就叫吏部给事中,兵部就叫兵部给事中,等等。在地方上还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设问:古代历,君主权利至高无上,缺乏健全的、有充分的法律背景,监察和劝谏能否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局限性和积极性(课本相关内容)

造成谏议和监察制度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_制度和人治社会。

四、总结

师:中枢行政体系、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和运行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其积极意义在于:首先,这是对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进行有效管理所必不可少的;其次,能够对古代历客观的社会变迁作出必要的反应和调整,不断地整合和吸纳新的统治力量,巩固统治基础,保证统治和社会的稳定。

高一历史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秦朝开创的君主_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对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皇帝制度中的世袭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习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学习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学习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_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_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说学法

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

本单元的重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课的重点难点就要围绕中央集权制度来设置,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性思考。评价秦始皇和秦朝巩固统一措施在初中已经作为重点内容学习、所以本课不在列为重难点,避免与初中的知识点重复,提高学习效率。

1、问题探究互动教学,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服务于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有关史料图片呈现给学生。

五、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提炼教材信息:(本环节约8~10分钟)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炼本课的主要信息,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大部分知识点初中已学过,避免占用大量时间。

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问题探究讨论:(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目的: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师生、生生合作,互动探究,践行“教的过程就是学的过程”的新课程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探究(一):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特点?(突破重点1)

中央集权制度,要联系韩非子的中央集权理论,实现知识的前后贯通;对于这一概念,只要学生能看到中央集权是与地方分权相对立这一点,就可以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从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三个方面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避免与环节二简单重复。

探究(二):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度?(突破重点2)

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大臣对实行分封和郡县讨论文字(文字详见课本第17页),引导学生从这段史实中获取有效信息,概括王绾,李斯和秦始皇以及淳于越的不同观点,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和利弊,认识秦朝实行郡县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郡县只能服从中央,消除了地方_割据的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具有进步意义。

探究(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突破难点)

通过学生讨论,结合教材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当时和对后世是具有进步意义以及消极影响

(1)对秦朝当时:正由于有一个统一集中的中央政权,秦王朝才能积极开拓疆域,北拒匈奴,南吞百越,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发展;正是有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才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才开驿道、修灵渠,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

(2)对后世:秦朝君主_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政权体制的基础,,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完善与发展。对我国此后两千多年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极影响:正是由于秦始皇专权,进行残酷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统一的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_也成为历代的重要的史鉴之一。

引导学生将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不仅要考虑其进步意义,还要考虑其消极影响,不仅看到对当时的影响,还要看到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学习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

(4)问题延伸:

讨论:学习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之后,分析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特点?

目的: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老师提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课堂小结

(约1~2分钟)

秦朝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历不断上演,_的皇权也越来越强化,到明清时期君主_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

课堂小节不仅仅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前后引申,让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今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约5~6分钟)

选择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简答题:

(一)说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二)用稿纸写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本环节设置突出对本节课主题的测评,测评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测评,所提出的问题课下或下节课有针对性地解决。

5、布置作业

课下小论文撰写:

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依靠强大的力量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短短十一年历二世而亡,成为后世重要的史鉴之一:唐朝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

结合课文,你同意柳宗元的说法?请说说你的理由,200字左右。

本环节要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所学,归纳整理思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表述完整,思路清晰即可,本题目属于课后“思考与探究”栏目问题,考虑到课上时间紧无法完成,所以安排到课下完成。要求学生当天完成收齐,并检查评分,选出优秀小论文下节课课堂表扬,做到有布置有检查,避免放任自流。

高一历史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本节课承接本单元的第2课_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使_主义中央集权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同时明清时期_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原因,从而为学生以后学生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_的潮流》奠定了基础。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_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最新高一历史说课稿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三篇

★ 历史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 高中历史教案

★ 高一信息技术优秀教案范文

★ 高中主题班会教案五篇范文

★ 幼儿园大班学习雷锋精神教案教学反思范文

★ 高一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大全

★ 高一政治教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秀教学设计合集大全

★ 高一主题班会课件大全

★ 2020高中感恩主题班会教案最新热门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