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件基地!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

安卓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移步换景,写得很有特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1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旧知

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

板书:

长廊 佛香阁 昆明湖 十七孔桥

二、精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想想颐和园里的哪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描写该处景物的段落多读几遍,说说这处景物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间交流学习情况: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师:颐和园里的哪处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说说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可能会抓住重点段(课文的2~5自然段)来谈体会:

⑴ 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描写长廊的长,横槛上的五彩画没有哪两处是相同的,长廊两旁花木成荫。

① CAI出示句子: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 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② 学生读后谈理解:

读了这几句话,你感觉长廊这个景点有什么特点?

(长廊“长”的特点可与“教室”的长做个比较来感受长廊的长。)

③ 出示长廊图片:

欣赏长廊,感受长廊的长、美。

④ 指导朗读:

长廊真是长呀,横槛上面几千幅画又各不相同,画家真伟大呀!请同学们感情朗读这几句话。

⑤ 请同学们仿照这几句话来说说教室走廊的特点,如:

走廊地面的水磨石被同学们拖得发白发亮,一侧的水泥柱子非常坚固,不锈钢栏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⑵ 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描写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

① CAI出示句子: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② 指名读句子,谈体会:

我读后感觉佛香阁闪闪发光,排云殿金碧辉煌。

③ 师指导写法:

比起“长廊”,“佛香阁、排云殿”两处景点所花的笔墨非常少,是略写。

④ 出示“佛香阁”插图:

齐读大屏幕上的句子。边读边观插图,感觉佛香阁、排云殿的雄伟。

⑶ 抓重点,体悟第四自然段:

① CAI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② 学生读后谈感受:

昆明湖非常平静,非常绿。昆明湖湖面像镜子一样光滑。……

③ 点明比喻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比喻形象、具体。

④ 师:“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句话更强调了湖面的平静。句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形象?为什么?

(体会“滑”字用得准确、形象,与“划”字比较,体会用词的准确。)

⑤ 启发想象:

作者注意观察,又发挥想象,把昆明湖的静与绿写活了。由昆明湖的“静”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静”的句子?

(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中“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⑥ 欣赏美景,感情朗读。

⑷ 赏读第五自然段:

① CAI出示句子: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② 学生读后谈体会:

这段话详细描写了昆明湖的美景,有长长的堤岸,有不同式样的石桥,有湖心小岛。主要写了湖中十七孔桥。

③ 教师总结:

这段话详细描写了昆明湖的美景,是详写。

④ CAI播放昆明湖的美景,并配音朗读出示的语句。

⑤ 学生感情朗读该段,想象美景。

三、总结全文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作者按游览的顺序向我们描绘了长廊的长、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昆明湖的静、绿和十七孔桥上的石狮子姿态不一,形象而生动。

四、课后小练笔

学习了《颐和园》移步换景的写法,课后同学们记一次游览活动。注意按一定顺序描写,抓住特点描写。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前,我自己通过网络搜集了大量文字、音像资料,精心设计了教学结构,整合了许多文字、音像资料。课堂活动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想像画面的同时,欣赏颐和园的真实景象,既丰富了视野,又增添了热爱颐和园的情感。特别是颐和园的地形图的再现,让我们这些远离北京的孩子能深刻记忆游览颐和园的路线。

学生在学习本课后,能按一定的顺序记叙自己的游览经历。有的学生按照游览顺序记叙了参观校园的过程:“一进大门,就看见一条笔直的水泥路通向教学楼。水泥路两旁……穿过教学楼走廊,顺着又宽又干净的楼梯,扶着光亮的扶手,上了二楼就来到我们的教室……”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至五段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清楚地交代了自己的参观经过。

【专家点评】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颐和园》一课结构清晰,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的每段开头第一句话很明显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该教学设计借助多媒体再现真实景象、展现课文重点语句,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交流的过程中拓展了文本,丰富了学生语言。比如:学生不仅收集到关于颐和园的历史资料,还收集到文中各景点的具体文字介绍及优美图片,学生介绍收集的资料,语言表达流畅,用词恰到好处,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收集资料的能力和整理、表述语言的能力。注重启发想象,学生由昆明湖的静想到了《我们的民族小学》中学生读书时窗外的静,学生从书中跳到书外,展示了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回顾,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并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完成“课后小练笔”,做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2

教材简析:

《颐和园》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文章采用随步移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出皇家园林的风采。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想象、朗读、感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爱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习按游览顺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4.认识“颐、麓、槛”等6个生字,自选和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1.播放颐和园的图片。

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雄伟壮观的建筑。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一次颐和园。

2.板书课题,齐读。认识“颐”,提示“颐”字左半边的笔画笔顺,并书空两遍。

用生动形象的课件把学生带到美不胜收的颐和园内,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通过多种途径认识(查字典,问同学等)。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圈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并尽量想办法解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颐和园哪几个地方的景色?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语句。

4.现在谁来做一下导游,把这一次的游览路线介绍给游客们?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随景,也叫作转换地点顺序或游览顺序。如果你想把你到哪里游览的景点介绍给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5.游览颐和园后,你最想在哪里拍照留念呢?为什么?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一读。

自主勾画不懂的词语,并想办法解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角色,担任导游,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作者的写法,为迁移写作打下基础。

三、品味语言,读中悟情

1.导学第3自然段。

下面我们就用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仔细地欣赏颐和园的美景吧。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交流

长:“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是世界上长廊之最。”

①出示句子,比较:A: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B:这条长廊很长,分很多间。

②读句,说说哪句更好,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体会长廊的“长”。

美:找出文中描写美的成语。(美不胜收)

①说说成语的意思。

②长廊到底美在哪里?读出文中的句子。

③欣赏课件,领略长廊的美景。

④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结学法:游览(读文)—谈感受—找重点词句—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文本,抓住重点词句自读自悟,通过教师的及时点拨、启发、引导,使学生感受到颐和园长廊的壮丽。句子的比较让学生领悟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妙处。在图片欣赏后,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受到美的熏陶。

2.自学4—6自然段。

(1)出示学习提示

①景物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②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佛香阁:高,结构复杂。

“耸立”:出示本段最后两句,用具体的数字体会特点。

出示佛香阁图片,直观感受。

有感情朗读。

万寿山:出示比喻句。(体会湖的静与绿)

理解“隐隐约约”,并造句。

十七孔桥:造型优美。

想象:这么多的狮子,都有哪些姿态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展示,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既感受景物的美,又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四、认识生字,会读会用

1.自读生字,同桌互相说说识字方法。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3.游戏巩固认读。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生字,通过游戏,让学生快乐学习。

五、拓展延伸

颐和园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请搜集颐和园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班会课上我们再交流、欣赏。

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文中描绘的只是颐和园的缩影,让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的领域。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3

【教材简析】

《颐和园》是人教课标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组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按游览顺序记叙了颐和园中的著名景点,文章条理清晰,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这篇课文应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结合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景点之美和文字之美,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提出:要变革“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在语言环境中培养理解、想象、欣赏、表达能力的基本原则,在本课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大胆表达,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展示”的愿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将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紧密结合,在自读自悟中利用网络平台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颐和园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 感受景美──自主探究 发现问题──网络查阅 协作商讨──汇报交流 探究实质──归纳总结 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网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词语联想,游戏引入

1、游戏:

词语大联想:

蒜头 花朵 冬天 清水(水仙)

北京 印章 2008 第一次(奥运会)

皇家 北京 园林 长廊(颐和园)

2、配乐简介颐和园:

这就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那里水天空阔,旖旎动人,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湖上长桥就像一道飞虹,跨向绿水之中,湖上一座座拱桥婀娜多姿、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有“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称!

3、激趣引入:

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颐和园正在评选最佳景点,诚心邀请你们参加最佳小小景点讲解员的评选,(点击邀请函)想参加吗?

想一想,如果你是讲解员,你应该了解哪些关于颐和园的知识呢?

评委会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很美的课文,读完之后,你肯定会对颐和园有进一步了解。

4、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请教拼音朋友帮忙。

二、检查识字,评选激趣

1、过渡:

想成为我们的会员可不那么容易,得接受评选委员会的考验,敢不敢接受考验?

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

2、游戏:

评选委员会请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课文游览的顺序,做好拼图游戏,谁将有资格成为我们的小小讲解员。

(师板贴游览顺序图)

3、祝贺大家都顺利过关,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刚才我们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

(美)

4、学习要求:

你最想成为哪个景点的讲解员?

评委会为各位准备了每个景点的许多资料,你想成为哪个景点的讲解员,就来做一做这些事情:

⑴ 读一读那个景点的文字介绍。

⑵ 看一看相关图片资料。

⑶ 最后再说一说景点的美丽之处。最后通过你们的介绍,哪个景点获得的支持者最多,哪个景点将成为颐和园最佳景点,而景点的讲解员也将获得最佳讲解员的称号。

三、依托网络,自主探究

四、精读研讨,汇报交流

1、长廊:

⑴ 组长汇报:

边讲边演示。

⑵ 对讲解员的解说进行评价。

⑶ 组员补充。

⑷ 游客质疑,讲解员解答。

⑸ 理解课文内容:

①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② 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请用笔勾出来。怎样朗读才能体会到长廊的长?

(学生读)

学生评价。

(电脑出示语句品读)

③ 长廊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

(电脑演示帮助理解)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④ 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

(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

⑤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廊很美,为什么作者这样描写就让我们感到长廊更美了呢?

写作方法:

用词准确;抓住特点来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从下→上→两旁。还写出了感受。

⑥ 过渡:

在长廊参观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不仅能看到五彩缤纷的彩画,闻到淡淡的花香,还能享受微风的轻拂。

2、万寿山:

⑴ 讲解员解说。

(山上景物)

⑵ 对讲解员的解说进行评价。

⑶ 通过讲解员的解说你知道万寿山上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你觉得这些怎样?怎样的美?请你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指导朗读。

⑷ 学生质疑:

理解“耸立”的含义。

(出示佛香阁图片帮助理解)

⑸ 过渡:

那琉璃瓦光滑透亮而且是黄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排云殿,一排排宫殿富丽典雅,光彩夺目。真是雄伟壮丽!

(结合图片演示)

3、在万寿山上鸟瞰:

(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过渡:

要是登上万寿山,在山上俯看整个颐和园的景色那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⑴ 学生按照:

读—看—讲的方法自主学习。

(电脑出示学习方法)

⑵ 质疑品读:

电脑出示优美语句进行品读。

① 品读:

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

葱郁的树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反复朗读)

② 品读:

昆明湖……一块碧玉。

你觉得这段美在什么地方?

(静、绿、比喻)

现在我们就通过朗读来体会昆明湖的美吧!

重点轻读:

静、一镜子、绿、一碧玉。

(电脑出示相关资料)

③ 品读:

此时此刻……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体会“滑”的含义。

(结合视频理解)

⑶ 师:在万寿上上能观赏到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看看小讲解员会怎样给我们解说呢!

⑷ 讲解员解说。

⑸ 过渡:

水平如镜的昆明湖倒映着翠绿的柳条,湖水显得更绿了。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让我们感到如入仙镜,下面就请昆明湖的小讲解员们带我们去游览。

4、昆明湖:

⑴ 小讲解员解说:

每位讲解员只抓一处景物来讲解:

历史──17孔桥──和小岛……

⑵ 重点讲解17孔桥:

昆明湖上有著名的景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读后回答:

洞多柱子多、狮子多。

(结合视频理解)

5、齐读第六自然段,总结归纳:

物多景美。

五、创作延伸,公布结果

1、刚才我们随着讲解员在颐和园里细细地游览了一番。那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请你用几句话写出你的感受。

(学生在电脑中完成)

公布评选结果。

2、教师介绍其他网站,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展示学生电子小报,激发学生课后合作完成。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小讲解员们精彩美妙的解说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并能正确读写。

2、 正解、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长廊的美。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 感受长廊的美。

教学难点:

想像词语描绘的情景,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孩子们, 你们到过北京吗?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领略一处迷人的北京风光。(出示图片) 宏伟的万寿山, 佛香阁在郁郁葱葱的松柏掩映下熠熠生辉, 流光溢彩; 著名的十七孔桥静静地卧在昆明湖上, 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 宏伟而又秀丽; 徜徉在颇具特色的苏州街, 会让你领略到江南水乡 独有的秀美; 风景如画的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 贯通南北; 漫步在这世界上最长的长廊,沿途看山赏水, 那真是美不胜收。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颐和园。

在颐和园的那么多景点当中, 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大家齐读课题。(29.颐和园的长廊)

颐和园的长廊在 1992 年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孩子们, 对颐和园的长廊, 你们特别想知道什么? 作者也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疑问, 预习时你们发现了吗? 打开书勾画出作者的疑问, 作者的疑问是什么? ——一起读: 长廊到底是什么地方引人注目呢?

是啊, 颐和园的长廊到底是什么地方这么引人注目?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相信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一定能解开你们心中的疑问。

二、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标出段落的序号。带有生字、 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课件, 检测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编辑 斗拱 典范 颐和园 引人注目 凉风习 习 依山傍水 精湛技艺 赏心悦目 意犹未尽 装饰烘托 引人入胜

孩子们, 斗拱的斗是多音字, 在这个词里读斗, 三声。(请跟我读: 斗拱 斗拱) 引人入胜的胜是后鼻韵(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另外, 颐和园的颐, 注意它的笔顺。(师教一遍)

我请这边两组的孩子来读读前两排: 编辑 斗拱 典范 颐和园 引人注目 凉风习习。

另外两组的孩子来读读后三排: 依山傍水 精湛技艺 赏心悦目 意犹未尽 装饰烘托 引人入胜 现在请大家一起读, 每个词两遍。 编辑 斗拱 典范 颐和园 引人注目 凉风习习 依山傍水 精湛技艺 赏心悦目 意犹未尽 装饰烘托 引人入胜

3、开火车朗读课文, 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读后适当评议, 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三、 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 探索作者的游览颐和园的左右顺序和颐和园主要主要景点的方位; 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分段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自觉。

2、师生交流。

明确: 按“总-分-总” 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写作者对颐和园的总体印象。

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 分别介绍了长廊、 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是全文的总结, 和开头一段呼应, 表达了 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四、 熟读课文。

1、课件朗读课文, 学生认真听。

2、学生朗读课文。

五、 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 积累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

1、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 什么。(重点介绍了颐和园长廊的美。)

2、 引导质疑: 是啊, 在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来赞美长廊——“长廊, 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齐读) 读了 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1)长廊的建筑艺术体现在哪里?

(2)长廊的绘画艺术体现在哪里?

3、 提示引路, 自主探究。

(1)出示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找出描写长廊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的语句, 在旁边做出批注。

(2)学生自读自悟, 教师巡回指导。

二、 解疑合探

欣赏长廊的建筑美 过渡: 长廊的美, 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这就是长廊引人注目的地方, 首先我们来欣赏长廊的建筑美。

1、 感受长廊的造型美绝 “全长728 米的长廊, 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 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的蝙蝠。” 读了这一句, 你发现了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读后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

2、 感受长廊的风水 “长廊北倚万寿山, 南临昆明湖。 从挡住了 气候上看, 冬天,万寿山挡住了 北边的寒风; , 夏天, 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阵阵凉风。 从环境上看, 长廊依山傍水, 构成美丽的图画。” 如果你行走在这里会什么样的感觉? 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一下?

3、 感觉长廊的结构绝 “长廊是斗拱结构, 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 竞没用一颗钉子。” 读这一句, 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 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画刻蝙蝠的习俗, 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表示福到了。 而长廊所处的地理形势非常绝, 即考虑了 气候, 又考虑了 游人对园中美景的一览无余, 真是人在廊中走, 景在身边移。 造型更是非比一 般,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多么精湛的技艺啊! 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读, 齐读、 赛读等形式, 读出长廊的美, 因势利导, 感觉其中几个句子的妙处, 并反复感觉感觉长廊三绝的精美。 这三段的中心句是-(学生齐答) 过渡: 长廊的美, 不只体现在建筑艺术上, 还体现在-(生齐答: 绘画艺术上)

二、 欣赏长廊的绘画美。

“在273 间长廊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彩墨画, 一共有14000多幅。”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从这些数字中, 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画有什么来历, 画的是什么内容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时计默读第十自然段。 请大家展开想象, 这些画还会画些什么?

小结: 这些画来历不凡, 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 颜色各异, 精美绚丽, 堪称艺术珍品, 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利用插图再现长廊的美, 让学生再一次形象地了解长廊的特点, 体会、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师生合作朗读第3 -1 0 段, 师引读, 让学生再从 文中感觉一次长廊的精美。 小结: 课文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两方面详细描写了长廊的美, 让大家领略拥山抱水、 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景象, 让大家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读出对长廊的向往。

三、 质疑再探。

1、 请大家回顾课文内容, 看看前面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吗? 你有什么新的疑惑? 》

2、 盘点收获: 学了这一课保鲜膜什么收获?

四、 运用拓展。

1、 自编习题: 请你根据本节课内容设计或两道习题, 可以从词语积累、 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

2、 师: 长廊是颐和园和园中匠心独运的一大手笔,除了它所具有的建筑功能闻名于世以外, 长廊最吸引人之处还在于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彩画长廊。 人们在长廊中漫游欣赏的时候, 就仿佛是走入一座别致的精妙画廊。 这条独一无二的长廊, 代表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高超水平, 是颐和园的建筑经典。

(1)请你用课后练习中的四字词语说说你眼中的长廊是什么样的。

(2)课件展示颐和园的一些资料, 学生观看后再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3)仿写小练笔: 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 公园、 广场等), 按总分形式把它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造型绝 建筑艺术美 风水绝

29颐和园的长廊

结构绝 绘画艺术美-引人入胜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5

作为我校语文组合作教学整体构建的实验课,我讲授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资料,课后结合董主任的讲评,反思如下:

一、对教学资料的反思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欣赏颐和园的美,感受颐和园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与此同时学会默读课文,学习遣词造句的准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领悟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并体会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同时我又抓住“仰望——俯视——东眺”这一写作顺序,使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思路清晰。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根据合作教学整体构建的教学模式,这节课分为五个教学环节:1、明确目标,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扫描;3、自学合作,层层推进;4、总结全文,激发情感;5、交流资料,拓展延伸。

在这一课时中我首先安排了出示本单元知识树,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再展示本课的知识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资料。然后由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课文资料。出示自学提纲一,在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再出示自学提纲二,指导学生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分组自学过程中,分别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纲引领学习。细读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本文用词准确,语句优美,从重点词句资料和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一样,作者描述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两个拓展练习,旨在帮忙学生理解作者的描述顺序,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力,积累优美词语。在教师总结全文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知文章的优美语言与写作顺序时,运用配乐朗读的形式,读出欣赏、赞美、陶醉的情调,构成情感共鸣。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贴合整体构建所提倡的整体性原则。

不足之处是对于本节课知识树的展示仅限于初读课文后的整体感知,而不是课上根据学生对文本的层层理解动态生成的。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经过小组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交流讨论,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与交流的体验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使语文课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仅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资料,还使学生领悟文本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方法,同时还让学生懂得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去写作,来表达自我的独特感受。

一节课下来,留给自我的是太多的思考,我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同行的帮忙下,不断探索,不断改善,不断创新。


《颐和园》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 《颐和园》教学反思

★ 简短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 五年级的语文教案教学反思模板

★ 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总汇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 小学四年级语文《陈嘉庚办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将相和》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

★ 小学英语教案以及教学反思5篇

★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对韵歌教教案及教学反思合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