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课件基地!

创业心得感悟3篇分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自主创业,很多创业新手在起步时还是会很迷茫,可以多看看别人创业成功的心得来吸取经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创业心得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鞋店老板变成50万粉网红:绝境求生的小主播和回不去的旧时代

线下销售渠道被冲击,零售业陷入了困境,直播带货的新型销售模式正在来临的路上。不可否认,在这场销售转型中,流量依然高度集中,那些供应链和人设成熟的头部主播收割了大部分市场。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李佳琦和薇娅。在疫情冲击之下,更多的是被迫转型寻找生计的个体。鞋店老板、服装店档口老板娘、帐篷公司的创始人,都试图在直播带货这条路上找到新的机会。

他们渴望被看见,被看见则意味着一线生机。

这是个不错的时代,直播带货的用户场景已培育完成、移动支付高度发达、带宽成本也不再高企,一个手机便可链接起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同时,因为抖音、快手等各路平台都加码直播电商之后,平台红利期,也给予了这些身处绝境的人们更多可能性和选择。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直播带货浪潮中,他们都渴望讲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以期逆风翻盘。就像他们所说:疫情之后,随着直播带货销售模式的成熟,旧的销售模式再也回不去了。

拥抱改变,成功或失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月亏70多万,抛却面子做直播

崔峻,40多家鞋店老板

作为一个创业老兵,在抖音达人里,我算是一个新手。

2012年,我辞去了电视台主持人的工作,和朋友开了一家卖鞋子的公司,从最初的批发商,后来慢慢和代加工厂合作,到最后拥有自己的工厂,生产自有品牌BOLIKA。回顾过去8年的创业之路,虽有很多坎坷,但也还算幸运。经过8年的坡爬滚打,现在在郑州和湖南两个城市,有了40家线下实体店,同时,也和主流的电商平台都已建立了合作关系。

疫情爆发前,我们每个月的营业额在700万左右。其中,线下实体占据80%。疫情爆发之后,整整2月份一个月,线下实体关门,同时,因物流停摆,电商渠道的销售额也锐减80%,每个月收入只有28万左右。

另一方面,虽然没法开门做生意,但员工工资和大部分门店的租金必须照常支付,这两笔支出每个月在100万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我每个月要纯亏70多万。

作为公司老板,我只有闲暇时间才能刷刷抖音,又因大部分员工都有抖音,碍于面子,我虽然2018年就注册了抖音,但从来不发抖音。

今年2月份,整整一个月,每天睁开眼,我都要算一笔账,焦虑和失眠常伴左右。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我不能坐以待毙,开始做抖音号自救,因放不下面子,2月4号,员工用我的抖音号开始直播,两天后,上传了第一条短视频,效果很不好,无奈之下,2月8号我自己走上前台直播。

2月13号,我从原来的团队中临时搭建了直播团队。因为自己过往的从业经验,镜头语感相对较好,也明白受众想看的梗,通过短视频,我的量起得还比较快,但直播的数据一直不太好,开始做直播之后,我每天至少直播10小时,连续播了10天,每天直播间里只有二三十人,有时10小时播下来,只卖了一两千元。

和玩票性质不一样,我做直播目的很明确,就是卖货换取现金流。所以再累再难,都必须坚持。第11天开始,直播间里人逐渐多了起来,从几十人到上千人,3月8号这天,通过部分鞋子38元促销的形式,吸引了一大批人过来观看,高峰时期有了一万五千人,当晚成交额在200万元左右,终于,度过了几乎颗粒无收无比艰难的2月份。

转机也随之而来。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积攒了一些粉丝,粉丝数也达到了50万,又因为我有目的经营抖音号,每一条短视频都围绕着“鞋子”和“故事”而展开,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卖鞋老板”的人设,我“被迫”成为了一个小网红。3月份,陆续有品牌来找我给他们带货,随着粉丝数越来越多,一些大牌比如耐克也来找我帮他们带货,我成为流量入口。

疫情逐渐向好之后,4月份,我开启疯狂出差模式,经常是一周飞3个不同城市,身体比以前还疲惫,但精神压力逐渐缓解。4月份,我注册了MCN公司,开始培养主播,希望从中复制“我”,搭建新的销售模式,迎接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线下实体店无法支撑起现金流,电商平台的红利消失殆尽,获客成本高又很难被看见,依靠人设却能高效线上销售的时代。

危和机总是并存,就像我无法预知投入资金去复制“我”的成功率有多大,但这似乎是当下最好的选择、疫情改变了当下的销售模式,一个新的销售体系正在来的路上,新的销售体系成熟之后,原来那个高度依赖线下实体销售的时代也已回不去。

作为公司老板,我必须要提前布局,至少,未来几年,我必须适应并依赖这种新的销售体系,并重点发力。

做了十几年服装生意被迫转型,只求有生存机会

芸芸,批发市场档口老板娘

我16岁就出了社会,十几年里辗转几个城市做服装生意,8年前到了深圳东门。

东门老街是深圳有名的服装批发城,我在宝华楼里有三个档口。生意不错,每年业绩有3000多万,纯利在15%左右,一直排在整栋楼的前面,行业内也算中上水平。所以,就算是这些年互联网崛起,附近商家跟我抱怨线下客人太少的时候,我也不怎么在意。

直到19年上半年,业绩倒滑严重,淘宝直播成为新的销售渠道,我才意识到直播电商的确是趋势。我们尝试过把货放给MCN机构来播,但他们把价格压得很低,且货物经常退回来导致积压严重,几乎没什么利润。

后来我就打算自己播。一开始做淘宝直播,发现公域流量都被头部主播瓜分差不多了,实在做不起来。而我们自己有稳定的客源,比如商场和街面门店的老板等等,就又转向在小电铺这种平台做私域直播。

服装批发分成一批、二批等等,一批就是商家直接对接工厂或自己有工厂,像我这样的二批,是从一批那里拿货来卖。电商对一批的影响不大,但对二批来说,冲击是致命的。毕竟连一批的货都能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了,那还需要我们做什么?

我想的解决办法是,把直播分成三块,分别针对零售消费者、批发商,还有我批发商下面的客户,三种定价各有不同。不过这样的弊端是,我必须得分开不同平台来播,否则不同客群看到了价格区别,心里肯定不舒服。

前面的几场直播都是我自己来,我也没专门学习过,但觉得很好上手,就是介绍衣服、上身试穿等等。可能每个做过销售的人做直播都不会怯场吧。

不过说实话,直播的效果并不太好。从19年尝试到现在,我在一个平台积累了一万五千多粉丝,真正活跃的估计只占其中的十分之一。一般情况下,零售直播每场能卖几十件而已。最好的一次也就单场卖1700多件,而我培养一个直播团队就投了七、八万,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盈利。

受疫情影响,2到3月我档口关了一个月,不过有租金减免,复工后正是换季时节,刚复工时我线下的生意还不错。反而是到了6月,业绩竟然只有往年的五分之一。我个人猜测是整体经济形势不好,大家收入减少,也就没有什么逛街和买衣服的钱了。就比如我,原本家里打算买车,受这个影响,我都不敢买了。

有种感觉非常强烈:真正赚钱的还是头部主播,像我这样投入不多、身处下游的商家,只能说必须跟上时代,寻找线上的突破点。如果不转型可能就被淘汰了,转型了还有点生存的机会。

我all in B端直播的时候,老一辈实业家还完全不相信

刘诗蕴,90后户外帐篷企业董事长

今年5月我才尝试第一场直播,但这一点也不晚。

我是一家帐篷企业的老板,有自己的工厂和品牌GeerTop,成立三年多来一直做跨境电商,客户有近七成来自美国,三成日本,还有小部分来自其他国家。

为什么说现在尝试一点也不晚?因为我们做的是面向批发商的专业直播。以往我们在海外tiktok等平台也和KOL合作投放,但B端直播的受众群完全不一样,关注点也不同。更重要的是,我们调研之后发现国外的直播电商发展还很初级,像tiktok直播都没有普及,也没有购物车功能,发展空间很大。

疫情后复工的第一天,我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公司同事一致同意,今年跨境电商直播是个风口。很快我就决定参加5月11号阿里巴巴的一个线上展会,那也是我们做的第一场直播。我们没什么经验,找了两个业务员就上去讲解了。没想到效果很好,那场直播超过10万人次观看,10万多点赞,直播结束后,前来询价的人数涨了10倍。我们是那次展会表现最好的企业,最后还登上了主页爆款位。

第一次尝试就印证了我的判断,我很快组起一个8人团队,全职做直播工作。6月,阿里做网交会我更积极参加了,这次我让一位外国KOL搭配一个业务员讲解,直接探访工厂,客户想看什么工艺,就直接开机器给他看,那次观看人次也破了10万。

B端直播不可能吸引批发商冲动购物,所以最初我们不会太注重成交量。我们大额的客户从询价到打样、下单,谈判周期至少两个月,目前公司的客户数量涨了10倍,已经有一些下了样品单。

我们以前也参加过许多线下展会,对比这次直播的效果,从金额来讲只是高一些,但是从人数来讲高很多。因为以往我们在线下,一个客户至少就要聊半小时,一天最多就聊20个客户,而直播却可以对成千上万的客户讲解。另外,线下展会是不可能有零售或者小批发商客户的,直播也为我们增加了客户的覆盖面。

直播能做到的事情是老一辈人想象不到的,比如我们能对客户分流,直播时说清楚,如果是普通消费者,可以点链接下单买我们的库存;如果是大型批发商,请给我们发私信进一步交流。很大程度降低了沟通成本。

可能因为我是90后,还是电子商务出身,很快接受了这种形式,认同直播在提升客户覆盖率、信任感和影响力上面的作用。但身边一些60、70年代出身的企业家很明显不是这样想。过去几十年,他们在做传统的实业,只关注生产,所以对B端直播的态度普遍是:不相信B2B直播有受众,公司里也没人能上场用英语流畅讲解,很多人是观望状态。

我看到许多做传统企业的人,对互联网的很多概念都不了解。前段时间有一个商家问我,什么是B to B?我说就是公对公,结果他又问我,是公母的公吗?

互联网的更新和淘汰速度这么快,相信未来toB直播也会越来越普及化、常态化。我们这一代90后企业家,一定要抓紧时机。

如何创业才不会倾家荡产?

一个创业者本质上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每天都需要做各种决策来把握机遇和控制风险。如果你能够把握住机遇,并且控制好风险,那么你就一定能创业成功,走上人生巅峰。相反,如果你只注意把握机遇但不注意控制风险,那往往就跟赌博一样,会倾家荡产。如果你连机遇都把握不住,那就根本不应该去创业。我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在现实中见了无数的案例,事实上,很多创业者都分不清把握机遇和控制风险的关系。

因此,我首先说一下把握机遇。

一个创业者,既然选择出来创业,那么他一定是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的方向,并且这个方向是值得为之拼搏和投入的。但是我见过最多的一个情况是创业者只能看到机遇,却没有看到自己是否有抓住机遇的能力。

比如说最近直播很火,有许多想做直播的创业者前来找我,每个礼拜都有好几个这样的人,但是其中99%对直播行业的理解都非常粗浅,甚至都没有从事过直播行业,就单纯的看到李佳琦、薇娅做直播赚了很多钱。他们并不知道在李佳琦、薇娅的背后是有一整套完整的运营体系,从前端KOL的打造、流量的获取、话题的筛选到每次直播的选品、话术,甚至于直播过程中的带节奏、刷单,再到后台产品的供应链等都是非常专业且复杂的一套流程。很多人只看到最前端的一个李佳琦、一个薇娅,但是却没看到背后的整个运营团队。即使是专业的团队也很难复制这种头部网红。所以说,如果你是想寄希望于自己简单弄两下就能够打造出一个头部的网红,99.99%不靠谱。

因此,像现在直播带货这个机遇是很明确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在这样的大潮下分得一杯羹,最终结果可能是99.9%的人都会成为炮灰,只有那千分之一的团队才能脱颖而出。

其次是对风险的预判。

任何一个业务都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不存在会有某个业务一点风险都没有的情况。前两天我碰到了一个创业者,他就和我说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一定可以成功,几乎看不到任何风险。然而我当场就告诉他了这件事存在的两三个风险点,他回过头一想我说的确实有道理。所以,很多创业者在想到一个好的点的时候是非常盲目的,往往想不到这件事会有什么风险。但是我们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人则会更理性的去看待,考虑到这个事情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各种突发事件、充分的竞争、甚至最恶劣的情况,比如说政策的突然转变、类似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的出现、竞争对手的恶意挖角、某些核心人员的背叛离职等,这些都应该是在考虑范围之内。

其实,我在十年前第一次开始做投资的时候,也是满眼看到的都是赚钱的机会。但是到了今天我眼里的每个机会都是一个个坑。如何在坑中分辨真正的机会,那将是难中之难。

创业者也是一样,一定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情进行非常深刻的分析和论证,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无论做什么事,风险都是一直存在的,无非在于你是否能够预先对风险有所预期并且提前做好预案。很多时候做一件事一定要有Plan A、Plan B甚至Plan C、Plan D,但是99%的人都只有Plan A。这就导致一旦事情和想象的不一样,他就会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说,只能打顺风局的CEO一定不是一个好的创业者。

除此之外还有需要对风险进行管控。

很多创业者往往会在创业的过程中赌上身家性命,这是我个人非常反对的一点。我一直坚持的理念是手上永远要留有筹码。如果一个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家庭、他的生活,那么他就没有办法能够专心致志地做好他的事业。前几天我碰到了一个创业者,他的创业并不太成功,已经抵押了他的房产在负债经营,但是经营的结果也并不好。时至今日他想孤注一掷,把房子卖了,拿剩下的全部家当最后博一次。我就反复地做他的工作,告诉他孤注一掷不可取。

对于创业者来讲赌上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虽然听上去很具有英雄气概,但是事实上这可能是很多人都输不起的一个结局。曾经有一个找我谈过融资的创业者前两年就跳楼了,我对此感到很惋惜。孤注一掷而跳楼肯定是一个双输的事情,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失败,对你的家庭来说也是巨大的损失,对于你的投资人来说永远没有回本的机会了。

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就在于赌的太大了。虽然很多投资人会说要all in。但是这个all in指的是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的all in。比如拿出自己总资产的90%来all in,留有10%的钱用于保障最基本的家庭生活。然而现实是很多创业者不顾一切把自己所有的资产甚至加上负债全部拿来all in,结果最终导致失败了没法面对世界,这是非常可怕的。

不仅如此,创业者与投资人签订条款这件事也值得思考。我个人是做早期投资为主,我的一个原则就是基本上不和创业者签对赌协议。我认为对赌是一个很不好的事情。我看过很多低水平的投资人最后都把投资做成了借贷,需要创业者进行各种对赌、回购。仔细想一下,能够接受这样的条款的项目一定不会是真正好的项目。真正好的投资人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逻辑推理,也相信自己的运气。既然对自己的东西很有自信的话,那就根本不需要附加对赌条款。

对赌条款经常还会让一个项目的发展变得畸形。本来一个很好的公司,为了实现比较高的对赌,而做一些铤而走险、杀鸡取卵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却是双输的。这样的案例在中国过去几年间比比皆是,包括很多上市公司的并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签对赌协议是一个又蠢又偷懒的办法,既不能保证带来好的结果,甚至大概率会带来坏结果,为什么大家还要这样做?这很值得投资人反思。

再说回创业者,我认为一个好的创业者一定要把私生活和事业很好的分开。哪怕你想要拿你的资产去赌事业,但是一定要留下5%-10%的资产保障自己的家庭生活。拥有一个稳健的大后方才是你能够去市场上拼搏的动力。这点尤为关键。

对于签订条款,创业者还需要多多咨询专业的律师,对于一些比较苛刻的条款要据理力争,进行谈判和争取,不要稀里糊涂不做任何争取就签了。

在一家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可能会进行多轮的融资,可能会有股东的退出等各种情况,在这样的节点上都应该认真梳理之前承担的法律责任,适时地把旧的雷排除掉。比如说,引进新的投资者之后就一定要和老的投资人签一些补充条款,把一些原来的约束解除掉。

我个人建议是任何一个CEO、创业者都应该掌握基本的法律和财务知识,这样才能对企业的经营做到心中有数。哪些事情可以答应,哪些事情不能答应,哪些事情答应了可能会有风险,风险能否承受,都要做到心里有一杆称。千万不要去做风险不能承受的事情。创业一方面要去想最好的结果,可能会一步登天,但同时也要考虑最坏的情况,一旦出现最坏的结果我能不能接受,能接受才是好的风险控制。

最后,对于创业者还有一个建议是,一定要多交能够成为自己“导师”的朋友。

这个“导师”可以是创业的前辈,也可以说做投资的前辈,他们可能和你的业务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你的好朋友甚至你的高参。在遇到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可以找这样的导师聊一聊,他们的经验可能可以帮助你规避很多风险,为你指明正确的道路。

在硅谷这样的体系是比较常见的,很多优秀的创业者都会寻找导师帮助自己进步。当年我看扎克伯格的发家史就发现了这一点,他在创业早期引进了好几个很厉害的硅谷天使投资人,后来这些人成为了他的导师,给他答疑解惑,帮助他确定了很多重要的战略方向,做了很多重要的决策,帮助他找到很多重要的人脉。现在很多创业者认为钱都是一样的,但事实上钱和钱的差别很大。创业能否成功,钱背后的人是非常关键的。

SaaS创业者:当我打造好产品开始融资时,新冠疫情爆发了

技术创业者在开启SaaS创业时会陷入一系列两难境地:

没有资金就很难开发产品。

没有产品很难获得客户。

没有客户,就没有现金流,并很难融资。

如果不全职创业,则很难构建足够好的产品。

这其实提高了SaaS创业的门槛,如果你没有足够多的启动资金,那么开展SaaS业务非常困难。并且在SaaS创业中,怎么找到足够多的企业客户是一个难点,而找客户做销售,对于技术创始人来说通常较为困难。

人们总相信全力工作,研磨产品,努力找客户就能获得成功,但这大多数时候只是创业鸡汤。有更多的人投入了自己的精力、时间、金钱,却只能看着自己的个人积蓄被燃烧,并不是每一个付出了牺牲的人都会有回报。但仍然会有一些乐观的创始人在不断前进,专注在自己的方向上。

SaaS创始人必须关注四个重要事项:

客户—与潜在客户深度交流,建立渠道;营销,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公司的产品。

产品—早期产品,设计与编码。产品管理在早期阶段会与客户沟通同时进行,但在之后将分开。在早期,通过获取客户的反馈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产品的设计和编码非常重要,它虽然也要接触客户,但与营销是完全不同的活动。

融资—准备BP,整理数据,包括业务和财务的数据,建立投资者网络,向投资人推销自己的公司。对于SaaS创业者,早期阶段让投资人明白你真的很懂行业,而你的产品又真的能够解决一个市场空间足够大的特定问题,非常重要。

生存— 对于早期创业公司,创始人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公司是否能够生存,因为本身它的生存能力就没那么强。你的成本有多高,你的钱还够花多久,你的收入如何,回款如何。时刻控制和关注这些指标才能保证你的公司不进入一个危险的境地。

当然你也明白,无论个人能力多强,多努力,也不可能在同一个时期做好这四件事情。

试图同时处理这些事情,将反而阻碍创业者真正把公司做好;你是否尝试过在两个客户会议之间写代码?这种安排耗费你的精力,并拉低效率。

以下我将讲述我是如何在创立Commazero的每一个阶段处理以上的四个重要事项的。

在2019年初,我有了自己建立新业务的想法,我瞄准了Fintech领域。这时我有一个全职的工作,能够用在创业上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于是我和当时的老板谈判,转为每周兼职三天,这会让我有足够的生活费用生存,又有时间来开展业务。

在这一个阶段,我尽可能多的与潜在的客户深度交流,以清晰地了解什么是我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的最大问题。当你与足够多的业内人士交流,从他们的反馈中,你会找到你的方向,会知道自己需要建立什么产品。(阿尔法公社注:著名的产品经理马占凯在创业时也会使用这种策略。)

在2019年夏季,我确定了Commazero的产品原型,并注册了公司。Commazero打造的是一个SaaS产品,它帮助2B客户缩短收款的周期,改善公司的现金流。

到2019年9月,我决定让业务进一步正规化,我花了尽可能多的精力来验证客户的需求,并计划开始融资。当时的融资市场情况不错,在与早期投资人的接触中,我收到的反馈相当积极。

随后,我正式辞职,并做好了工作交接。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成为一名全力投入的创业者。

与此同时,我的老朋友尼克正式加入了Commazero,成为联合创始人。他拥有在金融科技公司担任CTO的经验,这让我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我们进行了正式分工,他负责技术,我负责商业。

这时,我的工作重点从生存,转向了客户和融资。

我们在2019年11月开始正式进行融资,去向投资人推销。不少投资人对我们瞄准的方向表示了认同,但是希望我们的产品能更加成熟一些。我们这时候有产品原型,有一些客户,但是很多东西都没有被验证。

这个时候,尽快完善产品是获取投资人认同和信任的途径。并且如果没有足够好的产品,我们也就没有客户。至少在这个时期,我们的产品只是勉强可用,远谈不上成熟。

我和尼克决定最大程度削减成本,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产品开发上。这时我们都非常努力的开发产品,靠着自己的积蓄资金,公司可以至少延续三个月。

我们都明白,如果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产品,我们将错过时间窗口,不但找不到客户,也很难获得融资。

我们以比之前快得多的速度开发产品,但就像之前所说,对于初创团队,精力分散反而会让事情难以成功。2019年的12月和2020年1月,我们暂停了客户沟通和融资,专注在产品上。

2020年2月,产品开发进展良好,我们将一部分精力转到与客户及投资人的联系上。到3月份,我们的重点转到了产品发布和融资上。

从这个日期你可以猜到我们接下来遭遇了什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我们的融资活动遇到了阻碍,投资人们变得更加谨慎,标准变得比之前更高。之前对我们的项目表示赞赏的几位投资人,现在都没有表示出更明确的意向,我们遭遇了比之前更多的拒绝。

基于此,我们不得不暂缓了融资活动,因为在现有的环境下,融资成功的几率比较低。我们重新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生存、产品和客户上。

对于一个初创公司,如果无法生存,那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再重要。对于创始人来说,需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去保证公司的存续,熬过困难的时期。这对于创始人来说,当然会很不容易,他们会遭遇很大的压力,但这也是每个创始人都必须经历的考验。

对于我和我的联合创始人,我们会继续完善产品,并且尽一切努力去获取客户,获取收入。并且也会在风险投资之外的渠道去获取一些融资。

对于我们的项目Commazero,我仍然有信心,也认为它有价值。我和尼克会继续坚持,直到将Commazero的产品推向世界。

对于阅读这篇文章的创业者,我想说,在2B和SaaS领域创业非常不容易,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保证公司活下去,但是一旦你决定创业,那么就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请保持信心,继续努力。祝你好运。


创业心得感悟3篇分享相关文章:

★ 党员学习六稳六保心得体会800字最新精选【5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